close

沒玩FB之類的社群媒體之後,很少寫文章了,平常看推特或是以前看PTT也不太會想特別開回文,所以對於真的很想寫東西的就寫在這

 

台灣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這個議題從十幾二十年前就在講了,其實不算是新聞

基本上,已開發國家大多有同樣的問題,只是看誰比較嚴重,而剛好台灣跟南韓是其中最嚴重的兩個,日本其實也不遑多讓,所以每次有類似新聞的時候,就要被拿出來吵

這幾年,雖然吵的部分有點進步,終於認知到「有結婚的沒有生比較少,而是結婚人數大幅減少」這一點了,但真的有從社會心理面向來看待這個問題的人似乎不多

討論的點還是圍繞在性平、房價這些點上面講,實在很讓我想要講:繼續圍繞在這上面轉,問題永遠不會解決的啦。

 

其實,影響婚育率最大的問題,是觀念與社會氛圍的改變,而不是什麼房價、薪資、物價、性平議題。

如果以結論來論,雖然極限縮短結論會造成爭議,但如果真要說婚育率降低是哪個族群最該負責,在我來看,答案還是「女性」。

 

1. 選擇權完全在女性手上,而這個選擇造就低婚育率的社會現象

在我來看,在當下的社會,決定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小孩的「有利地位」者,是女性

相比於幾十年前,女性在婚育的選擇權上有了長足的成長(即使她們永遠不滿意,仍然要大喊性別不平等)

影響這個「選擇權」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傳統觀念的改變(女性對家庭的責任、婚姻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等)、工作平等權的提升以及因此提升女性的工作率等

相比於過往的女性,現代女性遠遠不用再靠男性撫養,大多可以自給自足了,而且「工作」在其人生當中的時間比例提升,相對的就壓縮到其他人生角色的時間

白話來說,古早以前,女性的人生角色選擇權是遠比現在低的,因為「找不太到工作」所以「年紀有了最終需要靠男性撫養」,而要合理被撫養,就必須扮演「生育小孩」的角色

但到了現在,強調兩性平權的時代,女性的工作權比以往有保障得多(即使某些人還是永遠認為不平等,尤其在待遇方面,這邊暫且不談,僅談「獲得工作的機會相當」),「工作」與「婚姻」的選擇開始上得了更多人的天平了,自然就會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精準一點的描述,就是「在以前的社會,在工作與婚姻間"有得選"的女性是稀有種,而在現在的社會,幾乎所有女性都"有得選"」,這就是最大的差別

要做出選擇,是必須同時扛起選擇造成的後果的,也就是誰具有選擇權,誰就該為選擇負責

當具有選擇權的人不願意負責,還在怪其他人「因為你們不爭氣、因為給我的條件不夠好,所以你們必須為我做出或不做出某些選擇負責」,這本身就是一廂情願且極不成熟的想法

這就好比尼特族不願意工作,老是抱怨這個工作薪水太低,那個工作太累,都是慣老闆(跟政府)的錯,他們之所以當尼特族都是別人的錯,不是他們的問題,是別人不夠好導致他們沒得選,只好當尼特族,請問,現代社會看待這種人會怎麼說?爛草莓。

但你不會說不願意結婚的女性是爛草莓,因為結婚跟工作這兩件事情實際上都不是單一選擇方的問題與責任,但婚姻跟工作本身都是「既有某些固定特性」的事情,比如工作是要消耗體力與精神力的、高知識工作是有龐大的訓練與學歷前提的、某些工作條件在天生身體機能的要求是對男性或女性比較有利的...,這些既有特性並不能也並不會隨著時間與科技進步而改變,而婚姻也一樣,就天生身體設計來說,就是只有女生可以生小孩,所以決定要不要生的「生育選擇權」是在女性手上,而這個生育選擇權又分為「要不要懷孕」跟「懷孕了要不要生下來」這兩件事,然後「要不要懷孕」這件事又循著邏輯往前推到「因為我不想生小孩(不想懷孕),所以我不要結婚,甚至不要談戀愛」,然後社會就變成現在這樣子了

那,到底是誰該為婚育率降低負比較大的責任?

 

2. 現代女性主義:你們都必須為我做出「不要」的決定而負責,我才不要負責

來拆解看看現代女性拒絕婚育的「理由」吧,然後對應到前面比喻的工作議題上。

(1) 因為生小孩要照顧要養,必須放棄工作 

這個訴求在目前的對應討論是老公/自家父母/婆家有多支援照顧小孩,在古早以前是因為女性主要靠男性撫養,所以相對責任就交給女性,由女性撫養小孩,但現代社會大多雙薪家庭,女性自然相對不比以前要覺得自己必須是主要承擔照顧小孩責任的人了

這個想法往前推一段邏輯,就讓許多女性認為「因為我不想在結婚後放棄工作,變成主要照顧小孩的角色,所以我不想結婚」(然後既然不結婚,那戀愛也不是必要的)

問題是,你如何對一個你沒踏入過的事情做出評論與選擇?

同樣的狀況對應到工作議題上就是:因為工作很累,要花掉我一天至少8小時,讓我不能用這些時間享受人生,所以我不要工作

然後社會只會譴責後面這種人叫尼特族,卻不會譴責乾脆決定不談戀愛不結婚的女性,因為現在這些議題連話語全都在年輕女性手上,老一輩的&男性基本上無從置喙,有點意見就會被貼標籤

從數據來看,有結婚的家庭其實生小孩的平均數沒有比較少(可以參考 為何孩子越生越少?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困境 - 研之有物 │ 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sinica.edu.tw) )

意思是,有做好"思想準備"而決定踏入婚姻的夫妻,其實大多還是會生,相對的就是「有做好某些思想準備的人就是會去工作」一樣,只是為什麼這個社會認為不工作是罪,不認為不戀愛不結婚是罪就是了

 

(2) 因為結婚後女生要放棄原生家庭而"嫁入"男性家庭,變得孤立無援,還要扛一堆傳統家庭責任

這個訴求反映到現代上,很多人的選擇就是「不跟公婆住」,而這確實也讓這個議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但比較無解的還是傳統華人社會以男性家庭為主的觀念跟要求,前面提到的生養小孩責任的觀念、或者是諸如年節喜慶的傳統家庭事務、或者照顧年老長輩的事務等等

當然這些相比過往也有改變,例如現代人自己煮年夜飯的家庭比例越來越少了、平時不開伙乾脆都吳柏毅的家庭變多了、政府提供的長照資源比以往更多等等

但這些都是「不踏入就不會碰到」的事(照顧年老父母這件事倒是還是會碰到),所以問題根源仍然來自於「因為我主觀覺得我未來接觸到的環境無法讓我滿意,所以我根本就不要嘗試」的想法與行為

相對應到工作就是「因為我覺得工作很累/薪水不夠高/老闆一定是慣老闆,所以我不要找工作」,事實上是,工作不滿意可以提離職跳槽,結婚不滿意可以離婚,離職會在你的工作履歷上記上一筆,離婚則是在你的人生履歷上記上一筆,至於這一筆有多嚴重則是見仁見智,總是有人覺得那沒啥大不了,所以現代人的離婚率其實也遠遠高於古早時代

講白了,要不要談戀愛、要不要結婚、要不要工作是同一件事:我要不要做出會影響我未來人生安排的決定,然後做了決定就要負責

所以,現在是誰要負責?

(PS: 不想碰到婆媳問題也是一個點,但,婆媳問題是女人何必為難女人的問題欸...,還要把球怪給老公為什麼不跟他媽翻臉,蛤?)

 

(1+2) 因為上述原因,會讓我覺得結婚後不自由,所以我不要結婚

然後她們的訴求就變成:「這個社會必須讓我覺得結婚之後我是自由的、必須讓我覺得老公跟長輩一定會比我承擔更多照顧責任與家務、必須讓我繼續工作、繼續實現人生夢想(而且薪水不能比男性低),我才要認可這個社會有兩性平權」

講到後來連要不要談戀愛、要不要結婚的訴求都不見了,直接跳到性別平等議題上

所以有些(被罵到臭頭的)人總是覺得現代女性所謂的兩性平權就是「對我不利的我都不要/不承認、對我有利的都必須給我,否則就是性別歧視」,其實好像也沒錯,因為說白了,就是「具有選擇權的人只想要享受選擇權利,不想為選擇負責」,而這就是現代之於幾十年前的傳統農業社會最大的差別:觀念

 

這要怎麼解?

在我來看,什麼房價、托育政策那些都是「其次」,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改變現代女性對婚育的觀念

同樣拿工作當比方,各位會覺得可以靠「提高薪資」、「減輕工作勞累程度」來讓尼特族願意去工作嗎?不行吧?

因為尼特族口中的「工作條件問題」其實只是「他們不想工作的藉口」,當你要挑毛病的時候,無論如何都可以挑出毛病,最該為此負責的不是周遭的社會人士,而是在那邊拼命抱怨的尼特族本人

同樣的,不想談戀愛不想結婚的女性,也是一堆「認為婚姻不好的藉口」,而且同時還在這個社會上營造出「講我們不對就是歧視女性」的氛圍,偏偏最該為此負責的就是這一票女性

無論對工作或是婚姻來說,站在政府角度,努力提高工作條件與待遇以促進國民福祉,這是對的,同樣的,努力改善生養照顧環境友善程度同樣是促進國民福祉,也是對的,但除此之外,政府不應該本末倒置的認為促進福祉等於扛起當事人們想要丟掉的責任,要改變婚育率低的問題,關鍵是教育,而不是相對比較後端的這些配套政策

 

我認為,現代社會真正與過往不同的點在於「人格成熟度差太多了」這一點

試問:在我們父母那一代的30歲年輕人,跟我們這代的30歲年輕人,人格成熟度差多少?

我相信隨便在路上問10個人,10個都會跟你說:在我們父母那一代,因為出社會早,待人處事觀念也成熟得早(之類的),總之就是我們這一代以及我們下一代可能到40歲還沒父母那代30歲成熟

當然成熟的定義也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但籠統且直觀一點大概都會得到這個答案,那為什麼會導致這個差別,我認為是「出社會」的影響

在父母那一代,唸到高學歷的比例少,相對的就是出社會時間早,更早去社會上磨練、與人互動、「被迫」學習應對進退與待人處世、「被迫」重新建構人生觀,但到了我們這一代,大家都念大學(99%+)、甚至一大堆人念研究所,光是出社會時間就晚父母那代5-10年以上(大學4、研究所2、甚至博士),但台灣的學校教育又不太做人格養成與心理學訓練,所以人格成熟得就更晚

很多人說高學歷女性婚育率更低,認為因為是書念比較多、讓女性比以往開明,所以選擇踏入婚姻的人變少,其實不是這樣,真正的問題是對兩性同時造成影響:延後出社會帶來的是人格成熟時間變晚,無論男女性都是如此,而這個「因」所造成的「果」才是諸如責任心、態度「不比過往父母那代好」的現象,所以並不能說因為現代男性比較不成熟所以導致女性不婚育,而是在同個年齡要做出選擇的女性同樣也不比父母那代的女性要成熟,兩性都一樣

 

要扭轉這個問題,當然不是去「砍學歷」,固然台灣因為錯誤的政策導致大學普及率過高是個問題,連帶造成延後出社會的現象(還造成現代人覺得大學學歷是基本國民教育了),但真正的問題是台灣的教育制度一直不重視人格養成這一塊,這在學齡階段尤其重要,卻絕口不提,仍然維持填鴨式的教育方式

雖然說,從兒童與成人學習角度來看,基於腦神經發育過程,兒童適合填鴨教育這個論點沒錯,但在進入青少年期(高中-大學)時,學習模式逐漸從兒童轉換到成人學習模式時,重於思辨與探索的人格養成教育就應該納入其中,偏偏台灣到大學教育還在繼續填鴨:乖乖聽課、課後寫作業、背書考試

 

要我說,在大學階段,就該導入對於人生觀、工作觀、婚姻觀等思辨與心理學方面的課程了,還必須是必修,否則無法平衡掉晚出社會造成的人格成熟度偏低問題,雖然實際上很多事情還是得由當事人自己在社會上撞牆才能學到(基於成人學習,成人的學習來自於"撞牆"後的被迫學習與改變),但學校還是能做一些心理行為方面的訓練

為什麼要選擇婚姻?因為出社會之後就沒真正的朋友啊...

講白話來說,就是脫離學校階段之後,隨著朋友們一個一個踏入工作與婚姻,原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的對象「實際上變少了」,不是說變成不是朋友,而是「很難像以前一樣隨時可以聚會了」,因為「每個好朋友都有他們各自的生活,不該被打擾」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出社會之後才慢慢發現自己是孤單的,不是沒朋友,而是沒有那個「足以成為主要心靈支柱」的朋友,因為出社會之後,你是你,他是他,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所以每個人的支持只能來自「自己的生活裡的人」:家人,而這個家人則是父母、兄弟姊妹、以及「另一半」

能不能不結婚?可以,父母會比你先走,那有兄弟姐妹支持也行,再不然,「找到跟你一樣也是選擇不結婚的閨密」也行,只是這個閨密能不能取代另一半所扮演的情感角色,見仁見智

在我看來,多的是到了40甚至50歲之後,當閨密開始要在一定程度上扛起照顧父母的事務後就漸行漸遠的,然後她們此刻開始「稍微有點後悔」沒有另一半

但談到婚姻,就要回到前面那個「我只想做選擇,但我不想負責」的迴圈,終究還是得解,然後我認為這得靠人格養成訓練來解

 

無論對男性還是女性,「因為出社會而成熟」的面向是:

(1) 學會懂得「珍惜」

學會珍惜手上的工作,學會珍惜身邊的人與緣分,學會珍惜自己遇到的每個機緣

學不會的,就怨天尤人、潦倒撞牆,學得會的,就有比較好的復原力(resilance)、懂得轉念、懂得協商與妥協(而不會覺得都是別人的錯- 很多事情根本沒有對錯)

(2) 學會懂得「妥協」、從「凡事二元論」轉為「開放討論」

也就是從兒童真正轉變為大人:在兒童學習中,學習的大多數事情是二元的:對錯、善惡、好壞,而成人學習要面對的則是許多「無法單純以二元切割的事情」,從而得到「更多選項」

所以就會從「因為我覺得可能不好,所以乾脆不要」轉變成「雖然我覺得可能有某些方面我不太能接受,但相對的有我需要的方面,我可以看看該怎麼取捨平衡」

而我認為這就是成熟(理論上與主觀上都是):不是單純學會「退讓」,而是學會「議價」,有捨,也有得

 

無論是男性還女性,只要有一邊不夠成熟,對雙方就都是傷害

所以在女性看起來的現代婚姻的負面條件,其實不見得都是這個社會跟男性的鍋,裡面總有一半的case是女性自己的鍋,只是她們同時營造了一個社會氛圍是「絕對不能檢討我們這一半的鍋」而已

 

所以囉...結婚率與生育率的降低是因為觀念的轉變,而這個觀念轉變來自於同年齡層的人格成熟度相比於上一代低了很多,再加上社會氛圍被營造成「不准檢討女性」所造成

男性真正要扛的是同一個鍋:不(比上一代同年齡時)成熟,而女性則要為自己做出的選擇負責,至於要持有選擇權又不願意負責就仍然是不成熟的同一個鍋來著

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注意到這點就是了

 

這篇大概就寫到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耀聰 的頭像
    耀聰

    耀聰的健康教練空間

    耀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